近日,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關于2022年度全省農業農村數字化改革“優秀應用”的通知,通過對照多跨場景應用路演評分的標準,經專家評審,共產生30個2022年度全省農業農村數字化改革“優秀應用”。其中,由浙江森特作為技術單位支撐建設的5大應用:Ai在南湖-智農在線、興羊富民、“梅”好蘭溪(楊梅產業大腦)、浦色萄香(葡萄產業大腦)、親農在線上榜。
Ai在南湖-智農在線
Ai在南湖-智農在線圍繞南湖區葡萄、水蜜桃、生姜三大特色農業產業,以解決“產業數據分析難、農戶市場對接難、政府公共服務難、技術應用管理難”等痛點和難點,重點引入人工智能技術,通過模型和算法,構建集生產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費、要素、服務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管理平臺,以“產業大腦+未來農場”的形式,實現傳統農業到數字農業的跨越式發展。
興羊富民
桐鄉市聚焦“種業振興”、“人病獸防”、“產業共富”等痛點難點,以電子耳標為數據載體,打造“興羊富民”應用,建設了“羊業振興”、“羊事安全”、“羊農共富”三大場景,構建湖羊全產業鏈閉環,變革產業模式、拓寬共富路徑、重塑監管機制,推動產業興旺、抱團共富。“興羊富民”應用于2022年1月上線以來,已覆蓋市、鎮、村、場(戶)四級主體7000多個,佩戴電子耳標近7萬枚,建設未來羊場2家,自動生成種羊系譜檔案1500余份,產羔率提升14.3%,出欄量將提升15%以上。將惠及農戶近2萬戶,預計全年湖羊產值增加5000萬元。
“梅”好蘭溪(楊梅產業大腦)
"梅"好蘭溪(楊梅產業大腦)以實現蘭溪特色的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的,聚焦蘭溪特色優勢產業—楊梅產業,以生產端為切入點,構建“梅”好生產、“梅”好管家、“梅”好服務、“梅”好共富四大場景。通過繪制楊梅產業地圖,運用知識圖譜歸納總結、數字孿生楊梅樹,打造楊梅的標準化生產。構建智能監測—三色預警—主體信譽的閉環智能監管體系,實現楊梅質量全程監管,推動蘭溪楊梅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浦色萄香(葡萄產業大腦)
浦色萄香(葡萄產業大腦)依托數據、算法、模型等數字技術打造浦江葡萄產業大腦——浦色萄香,以“產業大腦+超級農場”為核心,圍繞葡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,構建葡萄生產、市場流通、政府監管、葡農服務四大場景應用,賦能葡萄生產、流通、銷售全環節。
親農在線
以賦能楊梅產業為切入口,聚焦農業生產中農技指導、涉農補貼、政策性保險等農民“心頭事”,通過數據共享、流程再造、制度重塑,運用創新技術手段全面采集農業產業信息,打造“產業一件事”,構建“產業一張圖”,為農戶提供涉農補貼、農技咨詢、掌上開票等數字化助農服務,讓梅農辦事優質高效。實現小梅農與大市場的有效銜接,從品質、渠道、資源等多方面解決梅農問題,加快梅農增產增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