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省農業農村廳下發了《關于公布2023年數字農業工廠(基地)和未來農場認定結果的通知》,由浙江森特助力打造的蕭山區博帆稻漁數字農業工廠、建德市沃農草莓數字農業工廠、嘉善縣善農水稻數字農業工廠、桐鄉市石門灣大米數字農業工廠、玉環市云果蔬數字農業工廠5家數字農業工廠榮獲浙江省2023年數字農業工廠認定。
01 蕭山區 博帆稻漁數字農業工廠
博帆稻漁數字農業工廠圍繞“水稻種植-稻漁養殖-烘干加工”全過程,建有數字物聯生產應用系統,為農田水稻生產從浸種育秧到銷售提供全流程的數字化解決方案。基地擁有智能浸種系統、智能育秧遠程控制系統、全自動催芽系統、田間農情監測系統、智能灌溉系統、糧食加工安全預警系統、田園共享、全過程可視化監管系統等全過程數字化智能化應用,幫助農場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及智能生產應用,有效增加農產品產量,提升質量與安全性,節約生產能耗與成本,大幅度提高農業經濟效益,增加農業企業收入。
02 建德市 沃農草莓數字農業工廠
建德沃農草莓數字農業工廠圍繞草莓生產環境、生產過程、質量安全、流通營銷、技術服務等環節,利用北斗、遙感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設備與技術,開展系統集成與數字化運用,實現農業生產智能控制、精準管理、閉環管控。通過建德沃農草莓數字農業工廠建設,打通基地草莓種植產前、產中、產后數據鏈,實現園區數字化應用落地,為標準化種植培育搭建數字草莓標準地,在數據上可看可查可分析,生產管理上可控、可管、可指導,在品質安全上可檢可測可溯源,在出成果呈現上可觀摩、可示范、可推廣。同時通過搭建園區綜合服務平臺,植入社會化服務、種苗提供、技術交流、金融服務等功能,讓莓農和企業就近享受全方位一站式綜合服務。
03 嘉善縣 善農水稻數字農業工廠
善農水稻數字農業工廠全面落實農業“雙強”行動,將數字農業技術全面應用于產前、產中、產后階段,串聯水稻生產“耕、種、播、產、收、烘、儲、銷”八大環節,聯動智能機械裝備與環境監測、蟲情測報、視頻監控等硬件設施,實現對2.5萬畝農田、22個田間管理員進行稻田數字化管理。通過數字賦能實現了種植“信息化”、農田“可視化”、灌溉“智能化”,到了從“靠經驗”種地向“靠數據”種田的轉變,也為當地“和美鄉村”和“共同富裕”建設添磚加瓦。
04 桐鄉市 石門灣大米數字農業工廠
石門灣大米數字農業工廠構建了從水稻生產催芽育秧-田間農情監測-烘干智能預警-秸稈生態循環全過程數字化智能化應用,幫助農場提升科學管理辦法及智能生產應用。通過數字物聯網采集水稻生產因子數據,遠程控制智能生產設備,遠程監測生產可視化監控,實現數據采集、監測預警、智能控制為一體的生產主體物聯網應用系統,幫助生產管理人員通過數字物聯技術提升生產管理效率。目前,石門灣大米數字農業工廠擁有數字化大米加工廠1個,秸稈綜合利用中心1個,作業范圍覆蓋全鎮,現已成為桐鄉市服務功能最全、規模最大、農機農藝結合最緊密的糧油工廠。
05 玉環市 白云果蔬數字農業工廠
白云果蔬數字農業工廠將農業數字化、物聯網等技術與農業生產過程進行深度融合,實現了文旦在生產全過程中的信息感知、定量決策、智能控制和精準投入。依托基地數字化設備對文旦生長的全方位數據采集,農事AI專家全自動給出生產建議與種植情況結果分析,促進文旦種植管理精準高效。當出現氣象災害、某施肥指標參數超過設定預警值等情況時,系統自動預警并生成預警事件,通過手機短信及網頁報警提示管理人員或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和控制,降低農事失誤率 90%以上。數字化管理平臺對文旦的生產、經營、管理、服務全產業鏈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決策,真正做到科學管理、智能決策。
數字農業工廠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方向,為農業生產的高效、優質、可持續和智能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。未來,浙江森特將不斷探索前沿技術與農業生產各環節的深度融合,以智慧農業“百千”工程規劃要求為抓手,持續輸出高質量智慧農業解決方案,助力打造更多標桿式數字農業工廠、未來農場,加快提升農業產業數字化水平,用數智技術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