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4日《浙江日報》專版刊發《蘭溪“四梅并蒂”打造“全國精品楊梅第一縣”》,報道蘭溪通過數字化、品牌化等手段推動蘭溪楊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,全文如下:
“六月楊梅紅江南,蘭溪獨占第一枝?!?/span>
金華蘭溪是“中國楊梅之鄉”,也是浙江省中西部最大的楊梅產區。楊梅在蘭溪已有千年栽培史,明清時以品種繁多、質地優良享譽江南?!白虾跒趿?、肉柱豐滿、肉質細嫩、汁多味甜”是蘭溪楊梅的特色。
“千萬工程”20年,也是蘭溪楊梅產業發展躍升的20年。20年間,蘭溪楊梅種植面積從1.2萬畝增至7萬畝,其中大棚楊梅面積超3000畝,居全國第一位,一二三產綜合產值超10億元,帶動超2萬戶農民增收。楊梅正帶領蘭溪農戶走上“梅”好共富路。
怎樣進一步推動蘭溪楊梅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?蘭溪摸索出了自己的新路子。
“數智梅” 科技賦能加強
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”,這一論斷同樣適用于蘭溪楊梅產業發展。
蘭溪楊梅產業一直有重視科技的基因。2003年,蘭溪柏社鄉下蔣塢村梅農唐勇富用200根毛竹搭出了浙江省第一個楊梅大棚,蘭溪梅農從此擺脫了“靠天吃飯”的宿命。
數字化是蘭溪楊梅新的“秘密武器”。蘭溪楊梅產業加快數字化在農業生產、加工、流通等環節的運用,全力打造一個個集物聯網管理、大數據追溯深度融合的“數字農場”,推動楊梅特色農業產業向數字化轉型。
近年來,蘭溪大棚楊梅栽培技術不斷完善,為全國山地楊梅設施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。蘭溪與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聯合組建國際楊梅研究中心,聘請浙江大學、浙江省農科院等11位知名專家成立楊梅產業專家團隊,開展品種選育、設施栽培、綠色防控等品質提升技術的示范推廣。
蘭溪楊梅生產技術不僅應用于本地,還向全國各地輻射。蘭溪組建了以鄉土人才為骨干的蘭溪楊梅科技服務隊,先后在云南、四川等9個省市20多個地市建立服務基地,提供大棚搭建、整形修剪、品種改良等技術服務,面積達到2萬多畝。
“品牌梅” 銷售渠道拓寬
“13度的甜、14度的鮮”,蘭溪楊梅創造了全省最甜楊梅記錄,但蘭溪楊梅的品牌影響力還有較大提升空間。
“楊梅大棚原來是這樣的”“楊梅樹有那么高啊”……在一陣陣的感嘆聲中,蘭溪香溪鎮迎來了義烏工商學院的130余名學生,他們以鄉村振興傳播官身份,通過自己的鏡頭記錄香溪梅農和香溪楊梅故事,并利用專業手段宣傳這里的楊梅。
互聯網時代,流量就是銷量、就是生產力。結合短視頻、網絡直播,蘭溪積極以“線上+線下”的形式開拓銷售渠道。浙江日遠、奉源食品的相關產品已入駐天貓超市、京東超市等平臺,并在杭州、溫州等多個城市開設“蘭溪楊梅小鋪”等實體店12家;走進各大直播間,超1000萬人次圍觀,累計成交12萬多單,銷售超600萬元,蘭溪楊梅正逐漸“出圈”。
在現有的銷售平臺基礎上,蘭溪將繼續與淘寶、京東等大團隊建立戰略合作關系。在傳統的農事節慶等宣傳基礎上,主流媒體+自媒體,以長三角、珠三角為主陣地,深耕推介蘭溪楊梅,進一步打響蘭溪楊梅品牌。
“共富梅” 多業融合提速
深加工一頭連著農業農民,一頭連著工業市場,是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。蘭溪構建“鏈長+鏈創+平臺”產業發展體系,出臺招商引資政策8條,先后引育了一批楊梅汁深加工企業。
蘭溪還開展“一棵梅”全過程研究,引進省級湘湖實驗室,致力楊梅酥、楊梅果丹球、楊梅氣泡水、楊梅罐頭、楊梅酒、楊梅干等30余種產品研發。楊梅成為一年四季都可品嘗的產品,從“一月紅”變“全年紅”。
去年8月,蘭溪市奉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新品——檸檬楊梅汁正式生產銷售,進一步搶占市場,提高楊梅附加值。
針對蘭溪楊梅物流運輸的短板,蘭溪以智慧冷鏈集配中心為核心,布局建設移動冷鏈點,提升楊梅保鮮貯運能力,解決楊梅采摘保鮮“最初一公里”和貯運“最后一公里”難題。
蘭溪楊梅產業不僅要“接一連二”還要實現“推三”。蘭溪依托越龍山、楊梅風情園等,加大楊梅文創投入,打造更多沉浸式體驗場景,開發“楊梅宴”美食小吃,建好“梅”好蘭溪北部振興共富帶。此外,蘭溪還加快建設鎮級鄉村運營中心和農創客創業創新孵化園,大力培育鄉村CEO,提質擴面鄉創空間。
“同心梅” 政策體系優化
蘭溪始終將楊梅產業放在地方產業發展的重要位置。
自1999年開始,蘭溪就制定實施了《蘭溪五十里楊梅長廊發展規劃》,相繼出臺了種植、設施等一系列扶持政策,形成了以云山、馬洞、香溪、柏社為主的五十里楊梅長廊。
不僅是市級層面,蘭溪各鄉鎮(街道)、專業村和楊梅主體,圍繞“一廊二區三中心四園十村”的產業布局,因地制宜規劃精品楊梅發展區,用規劃引領產業發展。
從基礎設施到社會化服務,蘭溪出臺一系列支持楊梅產業發展政策。重點扶持培育以蘭溪奉源等為主的深加工企業,鼓勵深加工企業向馬澗小微創業園區集聚,優先確保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用地用電用水需求,配套農產品物流冷鏈和移動冷庫等設施建設。
為推動楊梅產業高質量發展,蘭溪還首創“集中流轉—國企賦能—市場供地—政府確權”土地流轉模式,破解果園流轉難、延期承包難痛點,提振經營主體投資信心。另外,蘭溪開發助農融資套餐,在全省首推楊梅生產設施產權無抵押擔保貸款,過去一年流轉楊梅果園1500畝,新增大棚楊梅經營主體300余家。
主體強,農業才能硬氣;農業強,蘭溪才更具底氣。蘭溪探索“接一連二推三”新路徑,實現楊梅資源全價利用、楊梅產業全鏈開發、楊梅品牌全域共建、楊梅效益全民共享,全力打造“全國精品楊梅第一縣”。